为什么范进中举后会变得疯狂?

更新时间:2024-01-17 20:22:01 作者:通达百科

范进中举后为何会变得疯狂?这个问题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深思。范进是一个智勇双全的年轻人,他凭借聪明才智成功中举,成为当时社会的瞩目焦点。然而,这个成就也给他的心灵带来了巨大压力。在他不断寻求外界认可和追求更高荣誉的过程中,他逐渐失去了自我和理智。范进中举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是他幸运的起点,也是他堕落的源头。势利、虚荣和社会压力,让范进走向了失控的边缘,这种心理剧变令人深思。

范进中举的故事在中国可谓是脍炙人口,他中举后竟然“发疯”了,可能会有人认为这是作家艺术上的夸张,似乎觉得不可思议。其实,如果我们从他所处的社会环境、从他人生经历、性格心理等方面加以分析,他的“疯癫”举动就不难理解了。

如果是你,你没准也会发疯,范进“发疯”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中举带来的荣耀。

在封建社会里,一个出身卑微的读书人要想出人头地,唯一正规的渠道就是考进士,但这实在太不容易了,主要原因是录取人数少。明清两朝时,中国的读书人以秀才计,不下五十万人,把童生算在内则以百万计,但是能够考中举人的还是极少数人,会试录取的贡士名额更是少得可怜,每年才300名左右。

可见,对于读书人来说,能够中举是一件多么荣耀的事情,足以令人狂喜,范进也不例外。而范进中举后,就取得了参加中央一级的会试的资格,这为他以后的仕途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漫长等待之后的梦想成真。

清代的科举考试制度分两个阶段,一个是科举的初步考试,一个是科举的正式考试。科举的初步考试有这么三种,一种叫童试,一种叫岁试,一种叫科试。童生考试合格就可以称做“秀才”了。范进直到五十四岁才中了个秀才,在此之前他一直是童生,范进刚好赶上童试这一年也是科试的同一年,他考上了童试的第一名秀才,自然就有资格参加举人的考试了。

接下来是科举的正式考试,它也有三种:乡试、会试、殿试。乡试每三年各省省城举行一次,乡试考中了以后就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第二名至第十名称“亚元”。范进中的是第七名,所以报帖上这样写道:“捷报贵府老爷范讳进高中广东乡试第七名亚元,京报连登黄甲。”

仅接着是会试,考中了称为汞士(又称中式进士),会试考后还有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考中后就是钦定的进士,可以直接做官了。这一轮考下来,一般人都老之将至了,所以当时流传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范进20岁开始应试考了30多年了,在如此漫长的等待之后,他的愿望终于变成现实,他怎能不喜极而“疯”呢!

三、巨大的名利诱惑。

乡试考中后称为举人,举人实际上是候补官员,有资格做官了。明代未考中进士的举人,

也能授小京官或外地教职。清代举人可以到吏部注册,可以取得一定官职,可以当县官了。当然这个职位很少,每年大概就40人到130人的名额,但毕竟还是有呀。

当官之后名利双收,荣华富贵滚滚而来,明朝英宗之后更有“非进士不进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 的惯例,清朝时就流传着“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潜规则,所以科举制实际上成了封建社会读书人梦寐以求的“名利场”。

实际上,中举之后,范进地位马上提升,这从周围众邻居的称呼“范老爷”、胡屠户的言行、张静斋主动上门送钱送房子等方面可以看出,同时预示着他从此将走上富贵之路,对于这一点,范进也是心知肚明,所以有些“失控”就情有可原了。

四、巨大的心理反差。

正所谓“十年寒窗无人”,在封建社会读书人里所遭受的折磨是现代人无法体会的。现在有人说,科举考试对诗人的人格影响就很大。比如孟郊,为了考进士倾家荡产,把家具都典当了,这对他的心态不能说没有影响。

范进更惨,他社会地位低下,受人歧视,连岳父都任意辱骂他,家里又穷得揭不开锅,可以说他一直生活在穷困潦倒之中,三十多年来,他一直不停地应试,可是屡遭挫败,除了周围人们的轻蔑和嘲弄外,他什么也没有得到,恶劣的环境养成了范进逆来顺受、怯懦麻木的性格。

直到五十四岁他才中了个秀才。可是人们都认为,是宗师怜悯他,“舍与”他的。他几乎陷入了绝境,之所以他还没有发疯,是因为范进将自己的青春都押在了科举这座“独木桥”上,这是他唯一的希望,一旦中举,30多年的折磨摧残、忍辱偷生与辛酸苦辣,都在“疯”中爆发出来,也就在所难免了。

五、范进“发疯”的深层含义。

范进的“发疯”可以看作是他的麻木性格与扭曲心理的真实反映。

当邻居到集上寻他,告诉他已经中举的喜讯,他怎么也不敢相信,反映的就是他这种在绝望环境中已经麻木不仁的扭曲心理。

一旦确定中举,他确实有些把持不住,在惊喜过望中往后跌倒。不过,他现在就算是踹在塘里,头发跌散,两手黄泥,再也没有人敢瞧不起他了,他其实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而从心底里,他要表明他是个胜利者,他感到扬眉吐气,因而拍着手大笑;他要向周围的人宣布自己的宿愿已经实现,他范进再也不是任人摆布的可怜虫了,所以往门外飞跑,跑到人多热闹的集上,为的是让更多人知道。

范进酣畅淋漓的表演,与其说他是“发疯”了,不如看成是他对不公道的社会与庸俗世人的一种发泄与示威,对于在绝望环境中已经麻木不仁的扭曲心理的一种自我纠正与平衡。

时下,公务员考试已成为中国最热门的考试,公务员的位置以其社会地位高、待遇好、稳定而吸取众多学子参与其中,但这毕竟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能过的只是极少数人,所以无论是谁都得“一颗红心,两种准备”,千万不能将宝押在上面,范进中举后的发疯就是个教训,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呀。

以上就是为什么范进中举后会变得疯狂?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如果您还没有找到满意的解决方式,可以往下看看相关文章,有很多为什么范进中举后会变得疯狂?相关的拓展,希望能够找到您想要的答案。

为您推荐

成年人最大的悲哀,就是读懂范进中举后为何会发疯?

范进中举后发疯,这是成年人最大的悲哀之一。范进,一个聪明才智的青年,通过极大的努力,终于中了举人。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失去了自我,陷入了无尽的迷茫和痛苦。他发现现实并非

2024-01-17 15:40

范进中举后的发疯原因是什么?他的官职在今天对应的是哪个职务?或许你比他更加疯狂

范进中举后的发疯原因是由于他内心深处的无尽挣扎以及对现实世界的无法接受。作为一个出身贫寒的茅坑村民,范进对科举制度的渴求和努力终于换来了功名,然而,他却发现这并不能让

2024-01-17 15:26

清朝人口为何从1400万迅速增长到4亿:探究暴发式人口增长的原因

清朝时期,人口数量从1400万迅速增长到4亿,这一暴发式的人口增长引起了广泛关注。探究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我们发现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首先,清朝的国土广阔,资源丰富,为人口

2024-01-17 14:36

为什么清朝人口会呈爆炸式增长,从2000万增至四个亿?

清朝人口呈爆炸式增长的原因众多,主要是由于一系列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因素的相互作用。清朝实行了一系列的农田水利工程和农业技术改良,大大提高了农业产量,保障了人民的温饱。

2024-01-17 13:47

清朝人口短短两百多年间如何实现从不到1亿到4亿多的爆炸式增长?

在清朝这短短两百多年的时间里,人口从不到1亿迅速增长到4亿多,实现了一场令人瞩目的爆炸式增长。这一巨大的变化背后,既有自然因素的影响,也有政府政策的推动。自然资源丰富、

2024-01-17 11:23

揭秘清朝人口激增:从2000万到四个亿的真相

清朝人口从2000万到四个亿的激增现象一直让人纳闷。通过揭秘,我们发现这一现象背后有着许多真相。首先,清朝时期,国家稳定和繁荣经济带来了人口的增长,土地的丰富和种植技术的

2024-01-17 1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