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秦惠文王要杀商鞅,尽管他为变法做出了重大贡献?

更新时间:2023-12-18 15:31:01 作者:通达百科

秦惠文王为何要杀商鞅,这是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尽管商鞅为秦国变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他的改革却引起了无尽的争议。商鞅通过推行重利轻义、分田制度和春秋制度等一系列改革,打破了原有的封建束缚,为秦国的强盛奠定了基础。然而,这一变革却引起了部分贵族和军事集团的不满,因为他们失去了原有的特权和利益。因此,虽然商鞅改革给秦国带来了繁荣,但也使他成为了众矢之的。这其中隐藏着许多复杂而微妙的权力角力和政治考量,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在封建社会时代,变法者或后代,皆没有好下场。商鞅,本名叫公孙鞅,也叫卫鞅,因为封地在商邑,所以也叫商鞅。公元前338年,秦孝公死后,赢驷继位,谓秦惠文王。商鞅失去秦孝公这个最强保护伞,被秦国贵族联合诬告其谋反,只得逃亡到封地,并召集一些手下抵抗来追击的秦军,被擒杀后,再被车裂。按理说,商鞅于秦国有大功,不该被赢驷处死才对。

一,旧贵族恨不得食其肉

商鞅的改革,是彻底性,全民性的。他从每一个秦人到士大夫,到君王。都制定了三等约束和权力。第三等法:普通秦人,必须守法。第二等信和法:士大夫贵族阶层,必须重信守法,不徇私。第三等权:君主,必须重权不徇私。如此才能天下安定。

变法中,想国家强大,人人参与改革,就得打破阶级限制。

于是,第一次变法时,在秦国,掀起一轮权力洗牌,把权力从一小簇旧贵族世家的手中抢过来,分配给底层秦人。废除世卿世禄制,确立军功爵制。

简单的举个例子,一个村子,世世代代都是老村长传位给他儿子,成为新村长的。并且,可以继承老村长之前得到的那些国家赏赐的封地,税收等。但是,军功爵制,就把这种规矩改了,任何普通秦人和旧贵族,必须通过军功,才能坐上村长的位子,也才能得到封地及其税收的利益。

第二次变法时,废除了旧贵族们祖宗留下的原有封地——井田制,被改成郡县制,收归国家所有。这一招相当于固定家产充公。而贵族世家们之所以能生活无忧,人前显贵,就是靠继承先人传下的爵位和封地等家产。而商鞅正是要把他们这种优越的特权和家产都剥去,怪不得旧贵族们恨不能吃了商鞅。

商鞅的两次变法,从权力到财产,主要都是在割旧贵族的肉。于是,割出了公子虔、甘龙、杜挚为首的旧贵族派政敌。

二,功高震主

作为秦国最大的贵族——秦王,对商鞅是怎么看的呢?毫无疑问,秦孝公对商鞅是感激与无限信任的,恨不得分他半壁江山,事实也的确差不多。秦孝公把军权、政权都放给了商鞅,还把他封为商君,给了商邑作为封地。

但是,秦孝公的儿子赢驷,对商鞅的态度,却不怎么友好了。赢驷年少时,因为犯了法,按新法律是要被执行惩罚的。因为赢驷是太子,刑不加身。所以刑罚转移到了太子傅公子虔和太子老师公孙贾身上。

公子虔被刑罚割去了鼻子,公孙贾脸上被刺字涂墨。这两个贵族因无罪而被施以侮辱的刑罚,恨死了商鞅。作为当事人的赢驷,自然也对商鞅耿耿于怀。

之不便者以千数。於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公子虔复犯约,劓之。——《史记-商君列传》

但这不足以令赢驷杀死商鞅,真正令其起杀心的原因是商鞅功高震主了。秦孝公死之前,曾经有个叫赵良的人,劝过商鞅放下变法过程所得的权力,隐退保身。

在史记里有大篇幅的与商鞅对话。点出了商鞅出入大批甲士随从,建造精美宫室,手握秦国大权不放。肯定活不长久的。

君尚将贪商於之富,宠秦国之教,畜百姓之怨,秦王一旦捐宾客而不立朝,秦国之所以收君者,岂其微哉?——《史记-商君列传》

对于赢驷来说,商鞅已经完成了他变法的使命,最好是辞官隐退。但是你商鞅还没舍得放下权力,甚至还要与他争夺权力。又因为商鞅用计生擒了魏国公子卬,击败魏军,收复了河西之地,所以商鞅在军队里的威望也高。

相权和军权一起抓,不舍得放。那不好意思,那新登基的秦王赢驷,只能拿他开刀了。

三,作为缓冲剂

虽然赢驷杀了商鞅,但是并未废除变法。说明赢驷是支持变法的,他与旧贵族,穿不到一条裤子。旧贵族想要恢复往日的利益,是想废除变法的。

因此,在秦孝公刚死不久,旧贵族甘龙杜挚一伙人,联合公子虔等,向新登基的秦惠文王赢驷,施加压力,诬告商鞅。

秦惠文王,因为忌惮商鞅功高震主。又新登基,政权一部分在商鞅手里,一部分在旧贵族以甘龙、杜挚为首的旧贵族派手里。

那时候的甘龙,高居太师之职,在旧贵族派里可谓一言九鼎。当他那派人联合公子虔要求处死商鞅时,赢驷不得不考虑:如果不满足他们的要求,会不会发生秦国动荡,发生政变呢?

赢驷不能赌这个可能的结果,为了暂时堵住旧贵族之口。

因此,商鞅被作为缓冲剂牺牲掉了。

甘龙与杜挚等旧贵族保守派,见于《史记-商君列传》商鞅舌战群儒那一段,甘龙曰:“不然。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变法而治。因民而教,不劳而成功;缘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之。”

后来,秦惠文王坐稳了朝堂,也就没有旧贵族什么事了。

来源:历史追学网

以上就是为何秦惠文王要杀商鞅,尽管他为变法做出了重大贡献?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如果您还没有找到满意的解决方式,可以往下看看相关文章,有很多为何秦惠文王要杀商鞅,尽管他为变法做出了重大贡献?相关的拓展,希望能够找到您想要的答案。

为您推荐

阳台这些物品,错过明年将会带来经济困境!不要轻视,否则将遭遇惨败!

阳台上摆放的物品看似琐碎,却蕴含着经济的重大考验。每一件物品都承载着寓意,每一处布置都蕴含着人们对未来的期望。然而,一旦我们忽视了阳台上的这些物品,我们将付出失去明年

2023-12-18 11:02

元节俗称“鬼节”,了解多少禁忌?

元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俗称“鬼节”。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人们追念已故的亲人和祖先,同时也会抱着敬畏之心对待那些往生者的灵魂。在元节期间,存在许多社会上所谓的“禁忌”

2023-12-18 11:01

安徒生: 剪纸天才与童话创作的奇幻结合

在世界文学史上,有很多作家以其独特的创作方式和风格成为了经典。而丹麦作家安徒生无疑是其中的一位天才。他的童话作品深受读者喜爱,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然而,除了童话创作外,安徒生还...

2023-12-16 18:38

为什么西方列强选择帮助清朝建立强大海军?

19世纪末,清朝经历了一系列的外国侵略和战败,逐渐暴露出北洋海军的弱点,西方列强选择帮助清朝建立强大海军有着多种原因。西方列强希望通过帮助清朝建立强大海军来维护他们在中国的利益...

2023-12-16 18:45

永乐帝的政变之路:一块西瓜引发的靖难夺权

永乐帝朱棣作为明朝第三位皇帝,他的夺权之路异常曲折。而其中一次政变的发生,却因为一块西瓜的引发而让他成功地获得了权力。当时,朱棣尚为永乐帝的太子,他对政治事务充满热情,但一直被父亲...

2023-12-16 18:46

元末明初的王保保:让朱元璋称叹不已的奇人

元末明初,朝廷内外动荡不安,兵燹四起。然而,在这动荡的时代,有一位名叫王保保的奇人,他以其卓越的才智和出色的军事才能,赢得了朱元璋的赏识和称赞。王保保生于一个贫苦的家庭,然而,他...

2023-12-16 1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