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族历史简介土族源“吐谷浑说”

更新时间:2023-03-26 09:27:53 作者:通达百科

  在有关土族族源问题上,学术界主要有吐谷浑说、阴山白鞑靼说、蒙古人与霍尔人融合说、沙陀突厥说、多源混合说等等,至今尚无定论。

  持“吐谷浑说”者认为,土族主要是鲜卑支系吐谷浑人的后裔。而吐谷浑,是辽东鲜卑慕容氏首领涉归之子。涉归分给他“部落一千七百家以隶之”(《晋书·吐谷浑传》)。约公元283年(晋太康四年),涉归卒,吐谷浑庶弟嗣位。不久因吐谷浑与其庶弟 “二部马斗”,发生矛盾,吐谷浑遂率部西迁,“西附阴山”(今内蒙古河套北之阴山)。吐谷浑于阴山一带游牧了二十余年后,乘“永嘉之乱”(312-313年),又率部“度陇而西”(同上),到达今甘肃临夏西北一带。至317年(东晋建武元年),吐谷浑已控制了东起洮水,西至白兰(今青海都兰县巴隆一带),南抵昂城(今四川阿坝)、龙涸(今四川松潘),北达青海湖一带的广大地区,建国于羌族故地。至吐谷浑之孙叶延时,遂以吐谷浑为姓氏、国号和部落名称。吐谷浑国极盛时的疆域,东起今甘肃南部、四川西北,南抵今青海南部,西及新疆的若羌、且末,北隔祁连山与河西走廊相接。

    吐谷浑国后期的政治中心在今青海湖西15千米的伏俟城。唐龙朔三年(663年),维持300余年的吐谷浑国为吐蕃政权所灭。于是,除一部分吐谷浑人内徙外,大部分降于吐蕃,留居原地。在吐蕃统治下的吐谷浑人,后来又逐渐降唐,被唐安置在甘、瓜、肃、凉等州。唐朝还在祁连山南,今大通河一带设州,隶属凉州都督府,专门安置降附的吐谷浑人。这一带,正是今天土族聚居的地区。至北宋初,一部分吐谷浑人仍聚居于祁连山南,今大通河一带。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十三载:宋真宗咸平元年(998年)“十一月丙……游龙钵自言:‘河西军东至故原州一千五百里,南至雪山、吐谷浑、兰州界三百五十里,西至甘州同城果六百里,北至部落三百里’。”11世纪后,吐蕃政权在河湟地区兴起,活动于这一地区的吐谷浑人在吐蕃唃厮啰政权统治之下。此后,“吐谷浑”一词不再见于文献记载。但是到了元代,在吐谷浑人的故地,史书上却出现了“西宁州土人”、“土人”的记载。

    这些“土人”居住的地方即是今天土族居住的地方,而在历史上该地区则是吐谷浑人长期居住的地方。据此,许多历史研究者认为,今天的土族,就是以留居原地的吐谷浑人为主体,吸收融合蒙古、藏、羌、汉、维吾尔等民族成分而逐渐形成的一个新的人们共同体。

以上就是土族历史简介土族源“吐谷浑说”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如果您还没有找到满意的解决方式,可以往下看看相关文章,有很多土族历史简介土族源“吐谷浑说”相关的拓展,希望能够找到您想要的答案。

为您推荐

有哪些传统的戏剧??佬族戏剧???

仡佬族的传统戏剧都有哪些?仡佬族历史悠久,但是仡佬族是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正式命名的。由于各种原因,仡佬族人数锐减,加上仡佬族是杂居民族,所以仡佬族文化与其他

2023-03-26 08:37

羌族节日羌族是如何度过传统节日的?

  羌族的节日庆典也很多。羌历年是羌族人民最为隆重的节日之一,每年农历十月初一举行,一般五天至十天。古老的羌历是十月太阳历,每至十月初一即新的一年开始,收获已毕,皆杀

2023-03-26 08:33

如何建造羌族碉楼?还有什么作用?

  羌族地区山高水险,为便利交通,1400多年前羌民就创造了索挢(绳挢)。两岸建石砌的洞门,门内立石础或大木柱,础与柱上挂骼膊般粗的竹绳,少则数根,多则数10根。竹索上铺木板

2023-03-26 08:27

羌族建筑羌族碉楼经历了怎样的沧桑历史?

  碉楼根据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功用,共分为家碉、寨碉、阻击碉、烽火碉四种。家碉在羌峰寨最为普遍,多修在住宅的房前屋后并与住房紧密相连,一旦战事爆发,即可发挥堡垒的作

2023-03-26 08:27

羌族服饰羌族“围腰”上的图案有什么意义?

  围腰的图案纹样。羌绣的饰花纹样主要有满花、团花、角花、带花、填花、簇花等几种。围腰的胸襟上一般采用满花纹样。满花纹样充满整个胸襟多以花卉为主,也可用几条带状纹样组

2023-03-26 08:22

羌族服饰简介羌族男女习惯穿什么衣服?

  近代羌族服饰基本上承袭了袍服之制,服饰面料仍以皮裘、毛、麻织品为主。道光《茂州志》载:“其服饰,男毡帽,女编发,以布缠头,冬夏皆衣毪。”羌族缠头之俗在乾隆年间《职

2023-03-26 08:21